德育园地
  1. 德育动态
  2. 阳光心理
  3. 安全教育
  4. 法治教育
  5. 健康教育
  6. 家校园地
  7. 社团活动

    走进中学生的心灵世界

    发布人:办公室      发布部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5-01-02 12:02:00      点击率:【打印文章】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中学生异常心理面面观

    安徽省肥西中学  李立彬  231200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支配下完成的;人类潜能的发挥是受心理状况决定的,心理素质好,可以充分发挥人本身具有的巨大潜能,反之就有可能使潜能受到压抑。中学生是未来的主人,要想做合格的新一代接班人,就必须要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保持;学校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个性是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

    中学生异常心理的表现

    我从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意识到,当前中学生的异常不健康心理,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状态,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简要列举若干个案如下:(文中涉及的学生姓名均用字母表示)

    1 压抑心理。  超负荷的学习担子,使某些同学精神紧张,寡言少语,忧心忡忡。A同学学习成绩很好,平时测验,考试总排在班级第四、五名,但他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严格要求自己,于是整天埋头学习,在一次的期中考试中取得班级第一。在期中成绩分析会上我表扬了他,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表扬的同时他也受到少数同学的闲言碎语,说他这次的成绩是偶然的,他听了这些话后总是担心下次被别人超过,不能保持第一,整天就是想:“有人超过了我,我该怎么办?”由于过分担心,夜里一两点钟也不愿睡觉,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目前学习成绩已滑到班级第十五名之后。这是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正常竞争,压力过大而产生了严重的紧张情绪,焦虑过度,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 自卑心理。  B同学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和与别人沟通,成绩在我班处于中等水平。一次期中考试。她有两个科目分数较低,总分达不到预想的水平,望女成凤的家长焦急之中说她脑子比别人笨,不是读书这块料,于是在她思想上萌发了低人一等的感觉,怕同学取笑、怕老师责骂,更怕家长批评,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常常处于忧郁、悲观、沮丧的心境之中不能自拔。

    3 失落心理。  C同学在初中时担任班长,升入肥西中学后她坚定一个信念,“谁说女子不如男”,平时自我要求非常高,一直是班上的尖子。她给自己定出的要求之一是:每次考试都必须在班级前十名,高一下学期,班委会改选,她落选了,加之其他诸多原因,期末考试成绩下降到班级近三十名。随着原有地位的丧失,她的自我失落感油然而生,出现心理不平衡,怀疑自己是否“优秀”,变得苦恼、消沉、颓丧,不与班中学习好的同学交往,反而主动去靠近成绩和遵纪差的同学,似乎从那里才能找到精神安慰,失去了奋进的动力,导致成绩徘徊不前。

    4. 单恋心理。  D同学在初中时担任班干,曾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升上高中后,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情感也随着变化,男、女意识的增强,对异性的爱更加强烈,他暗暗地喜欢上班中的一位女同学,还常在周记中描写他心中的她,形成单相思。由于情有独钟,神情恍惚,不可自拔,酿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的后果,令家长和老师都大吃一惊。

    5.嫉妒心理  E同学生长在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对他要求非常严格,但由于其学习基础较差和生性好动、好玩的性格特点,导致了他学习上缺乏毅力,成绩始终在班级下游水平。而与E同学原来水平相差不远的F同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学习成绩进步很快。面对着老师对F同学的赞扬和父亲对自己的责骂,E同学的心理发生了明显的扭曲,他开始想方设法攻击F同学,挑拔F同学与同学的友谊;甚至趁F同学不在之时,将其书本撕破,以阻碍其进步。过份的嫉妒心使他性格变得古怪,神经过敏,总怀疑别人与他过不去。

    6.孤独心理。  G同学的父母都是生意场上的强者,经常加班,出差和应酬,极少留在家中,对G同学的关心只停留在日常的衣食和金钱的满足,一家三口一周也难得有1-2次同桌吃饭,家中根本无人关心他的喜与忧,更不关心他的学习,G同学放学回家望着摆设先进而冷清清的家,孤独空虚的感觉就会从心底升起,他在写给我的信中说:“我经常独自一个人在快餐店呆坐一个多小时也不愿回家,有时回到家中心情就极其恶劣,或者是放声大哭,或者是发脾气摔东西,望着其他同学搀着爸妈的手在大街上散步,购物,我羡慕极了……

    7.从众心理。  H同学是班长,学习刻苦,工作负责,倍受我的钟爱,由于H同学工作认真,难免在班上得罪了一些同学和引起极少数同学的不满,这些同学在班上有意与他作对,对他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H被这些同学的行为吓怕了,他变得懒散起来,不仅工作被动,偶尔还迟到,不仅在处理班级日常工作时对违纪同学网开一面,甚至有意与这些同学玩在一起、违反纪律。我找其谈心,谈工作上的不足时,他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被那部份同学接纳。

    8.逆反心理。  I同学的母亲家教很严,对I同学上学、放学到家的时间都作了规定,但I同学性格外向,生性活泼,喜欢玩和交朋友,放学后经常留在学校与同学闲谈或去操场打球,把母亲的规定忘记得一干二净,当然,他母亲对其行为非常恼火,每次迟到回家都是一番责骂,对此,I同学极为反感,从无意识的行为变为有意识的反抗。去年十月的一天夜晚,时钟已经指向十一点了,他的母亲打电话到我家说:I同学还未到家。第二天早晨,我向I了解昨天晚上的情况,他却不屑一顾地说,我下自习后故意从另一方向绕一个大弯慢慢走回家,目的就是要气一气我那罗嗦的妈妈。

    9.脆弱心理。  J同学有文娱天赋,加上学习成绩不错,所以她是在老师的赞扬、重视和家长的宠爱中完成小学、初中的学业,考上肥西中学后,面对来自各校的尖子生,J同学显示不出以前的优势了,高一年级,他的成绩都只是在班级中等水平,一旦失去了以前的优越感,他就缺乏了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老师善意的批评,J同学看作是有意与她过不去,家长正常的要求,她认为是父母亲不再爱她,由此变得多愁善感,心事重重,常常为一些小事而哭泣。

    10 攀比心理。  K同学来自农村,家庭也不很富裕。中考时,未能达我校的统招线,结果以计划外的C档生被我校录取,刚入学时,他觉得愧对父母,是自己不争气,让父母花了冤枉钱,学习十分刻苦,勤奋,成绩进步很快,第一学期期终已经闯入班级前十名。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渐渐淡化,他又觉得不少同学穿的用的都比自己好,于是生活上盲目攀比,甚至向同学借钱去购买品牌服饰,随声听等,讲究穿着和高消费,学业上不思进取,目前成绩很不理想。

    11 私利心理。  L同学性格内向,孤僻,集体活动从不参加,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只有个人,没有集体,自己坐的椅子松动或坏了,他不去修理,而是悄悄地将别人的椅子给偷换过来;别人想借他的教辅书或文具用一下,明明就放在书包里,他常会撒谎说,丢在家里,或借口说,我马上就用,就是不愿借。

    以上的事例,说明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现象表现得很突出。

    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的几点建议

    中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导致心理异常的根本原因:

    ①是家庭教育不当,宽严失度所至;②是生理上的变化;③是受社会环境影响;④是学校教育重智轻德、没有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是出现问题后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堵下水漏,过后也不了了之。

    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形成,需要从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中去获得,不能偏废,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结合一些教育科研成果和亲身体验,笔者认为以下思想与实践方法可供参考:

    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处在各种不健康心态下的中学生会产生烦躁、苦闷、彷徨、愤恨等心理反应,情绪波动大,或悲观失望,或疾恶如仇,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形成威胁,并对学校以至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作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作为“望生成才”的教育工作者,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肩挑重担,任重而道远。

    建立新型的“母子”“父子”师生关系。父母不能把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采取“高压政策”,致使子女不堪重负,产生怨恨或反抗心理。而应该建立新型朋友式的“母子”、“父子”关系。教师亦不能只是挑学生的毛病,一味批评,应多关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些鼓励和帮助,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成熟意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母子之间,父子之间,师生之间更应像朋友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敞开心扉,作心灵的沟通。

    少一些物质满足,多一点精神关怀。当代中学生,独生子女颇多,孩子自然成为家庭中的核心,被几代人视为掌上明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子女的教育虽引起不少家庭的重视,但极少数家长却忽视了家庭教育,认为教育仅是学校、老师的事。父母不是忙于应酬、赚钱,就是各追各的电视剧,各玩各的牌,很难再见到父母和孩子在一起谈学习、谈理想;父母亲给予孩子主要是金钱、物质上的满足,而很少给予精神上的关怀,互不沟通,往往滋生疑虑心理和对抗情绪,因此父母不妨带孩子去参观一些科技成果展览或到大自然去开拓孩子的视野,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乡下参加劳动,让其体味到辛勤劳作的艰辛,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本好书,使其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受到熏陶。

    对孩子进行痛苦、挫折教育。在精神上适时给孩子注射一些“痛苦”的疫苗,让他从小体验一点痛苦,增强适应生活的能力。不能满足孩子的一切物欲,不该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如手机、奇装异服等),让他懂得,有些东西目前不属于他;当孩子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要鼓励他们与困难作斗争。

    开展青春期教育。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发育成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和朦胧的爱,他们生活经验不足,感情易冲动,自制力缺乏,极易陷入早恋的泥潭,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的危害性,顺利渡过青春期,学校可定期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

    培养自尊,自重,自律、自强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肯定。一个对自身价值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学生,必然是“志存高远”,以欢快,充实,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去从事生活、学习,对待人生。为此,应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四自”精神,可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人特长发挥的活动,激励,扶植和推动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欲。有了“四自“精神作基础,他们人格中自卑,懦弱,甘居落后,不思进取等许多消极特征就能逐步得到克服和消除。

    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从报刊杂志的报导中得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社会团体重视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合肥地区——合肥五中率先选聘了心理老师,标志着合肥地区的心理教育步入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根据我校的情况,可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一些有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辅导,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加紧派老师接受心理学方面的培训,使老师重新正视自己在学校扮演的角色——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让每个学生将老师视为知已,尽量缩小人为造成的心理差距,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打印文章】